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参加一战?

|非主流日志   |

【www.jxtldy.com--非主流日志】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参加一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一)

  1914年7月,国际形势风云突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参战还是不参战?如参战,参加哪一方作战?这些问题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弱国无外交,陷"中而不能立"窘境

  1914年7月,国际形势风云突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参战还是不参战?如参战,参加哪一方作战?这些问题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中国一开始选择了置身事外。

  1914年8月6日,北京政府宣布中立,希望欧洲战火不要殃及中国。为了防止列强在中国争夺厮杀,北京政府又公布了《中华民国局外中立条规》24条:"各交战国,在中国领土领海内,不得有占据及交战行为;凡中国海陆各处,均不得倚之为根据地以攻敌人。各交战国之军队、军械及辎重品,均不得由中国领土、领海经过。其有违背前项规定者,应听中国官员卸去武装。""各交战国有破坏中国之中立条规者,中国如以各种方法阻止之时,不得视为启衅之举。"显然,中国政府的规定完全符合国际法中有关中立国权力的原则,如果各方行事皆尊重国际法原则,中国的主权是应该得到保护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参加一战?

  那么,选择中立有什么好处呢?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看,中国保持中立是很自然的选择,符合中国的国情。一是战争与中国没有直接关系。无论德奥还是英法,都无所谓人道、公理,他们都是侵略中国的强盗,中国没有必要为列强效力,况且参战对中国并无直接的好处。二是中国力量弱小,没力量加入任何一方作战,也没有力量制止任何一方在中国的胡作非为。三是畏惧与西方列强的战争。近代以来,中国在反对列强入侵的战争中,屡战屡败,一次次挫折,一次次丧权辱国,使中国人对西方列强有一种潜在的恐惧感,避之唯恐不及。

  但是,无论参战还是中立,都需要能力。中国既然没有力量参与作战,那么也很难通过中立维护自身的利益。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中国想置身事外只是一厢情愿。

  欧战双方虽然在中国都有少量兵力,但由于中国远离欧洲战场,对战争胜负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中国限制战区得到了交战双方的赞同。按理说,欧战双方既有此意愿,远东战事似乎可以消弭。然而,中国限制战区的希望却遭到了日本的反对。此时,列强卷入欧洲战事,无暇东顾,日本巴不得战火早日烧到亚洲,趁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8月7日夜,日本内阁通过了参战决定。8月8日,也就是中国宣布中立之后的第二天,日本舰队便声势浩大地出现在德国租借地胶州湾海岸之外,准备趁火打劫。8月15日,日本对德国发出最后通牒,限其在8月23日之前将胶州租借地交与日本接收。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9月2日,日军在远离胶州湾的山东半岛北岸龙口登陆。

  为限制战火在华蔓延,羸弱的中国政府再次让步,被迫在自己的领土上划定交战区域,以限制日军的活动范围。9月3日,北京政府照会各国公使声明,划出龙口、莱州及连接胶州湾附近各地为"战区"。

  然而,日本对此置若罔闻。登陆日军竟先沿铁路西进,占领济南,控制了胶济铁路,最后于11月7日攻占青岛。面对中国的抗议,日本竟然警告中国政府:"中国方面的任何抵抗都将被认为是援助日本的敌人,中国必须为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承担责任。"至此,中国政府的一切努力化为乌有,避开战火的愿望终成泡影,陷入了"中而不能立"的境地。

  日极力阻挠,两次试图参战未果

  中国政府判断,英法俄对德奥意之间的对决,对中国利益冲击最大、充满变数的就是山东主权。其时日本对山东的觊觎,已是昭然若揭。

  据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里循说,袁世凯曾预计日本可能借大战之机夺取胶州湾和胶济铁路。为了避免这一结果,袁世凯曾向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提出希望参战,愿意提供5万兵力与协约国一起围攻青岛,从而收回胶州湾和胶济铁路。但是,朱尔典认为与中国合作是多此一举,拒绝中国的参战要求。当然,狡猾的日本对中国的用意洞若观火,更是坚决反对这一计划。

  日本为何极力反对中国参战?因为如果中国参战围攻胶州湾德军,会阻碍日本攻占青岛进而控制山东的图谋;同时,早就有亲英美倾向的袁世凯政府将与英美等国靠得更近。这显然不利于日本扩大对华侵略。

  日本外相加藤高明对中国驻日公使陆宗舆发出警告:区域有限,中国既守中立,自无预战之理。加藤高明还欺骗陆宗舆说:“此为永保东亚和平起见,并无占领土地野心,且对中国诚表友谊,特先通告。深望中国政府以诚意信任日政府,遇事推诚相商为幸。”在英国的反对和日本的威逼蒙蔽下,加之云南爆发护国运动,袁世凯急于安内,也就不再考虑参战问题。

  中国首次参战的设想就这样胎死腹中。

[图文]一战时期14万华工奔赴欧洲战场 受尽屈辱伤亡惨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二)
[图文]一战时期14万华工奔赴欧洲战场 受尽屈辱伤亡惨重

  华工和英国部队在法国的一处停车场装卸粮食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90周年,威海市于9月中旬联合法国一战研究中心、比利时鲁汶大学和山东大学,举行了一次有关一战华工的国际性研讨会。同时,威海市还会同法国战争博物馆、比利时佛兰德尔战地博物馆和英国帝国军事博物馆,举办了一战华工图片展,并在华工出发地的港口竖立纪念碑,辟建主题公园。

  与此同时,比利时正营建华工营地公园,法国诺莱特一战华工墓园也将扩建整修,与中国威海的活动遥相呼应。

  伴随着海内外华人以及一战华工后代的努力,以及中外史学家对那段历史的重新审视和关注,时隔近一个世纪后,逐渐被人们遗忘的一战华工又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14万多华工奔赴欧洲战场

  “众弟兄,大家来听,你我下欧洲,三年有零,光阴快,真似放雕翎。人人有父母弟兄、夫妻与子女,天性恩情,亲与故、乡党与宾朋,却如何外国做工。……”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传于威海卫的一首华工出洋歌。一战期间,英、法两国在中国招募了14万多华工到欧洲战场,仅从威海卫出发的就有5万多人。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同德奥为核心的同盟国在比利时与法国西北部摆开了主战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巨大的伤亡使交战各方兵员锐减,后方与补给线上的劳力极度匮乏。特别是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使得英法等协约国人力资源紧张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为挽回颓势,法国和英国相继将目光转向中国,投向那些“干活不知疲倦”的中国人身上,力图通过招募华工来解决其战争需求。

  1916年5月14日,天津惠民公司与法军代表签订了招募华工20万人赴欧参战合同。但由于德国的阻挠、战地作业的危险以及中国国内的反战情绪等原因,法国在华招工一波三折、阻力重重。同年10月25日,天津市民 8000余人集会,要求解散惠民公司,禁招华工,并发起抵制法货运动,使法国的招工计划再次受阻。吸收了法国的教训,英国在威海卫设立了“大英威海政府招工局”和“华工待发所”。因为威海卫于1898年被英国租占后,发展成为其驻华舰队的避暑疗养和暑期军训基地,绕开了中国的中立国立场这一难题。山东人比较适应欧洲寒冷的气候且吃苦耐劳易管理,在威海卫也便于就近招募苦力。

  英法两国的招募范围遍及华北及沿海各地,但以山东、江苏、直隶为主。为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英方还在国内外中国学生中广为招募翻译人员。各地征招的华工到达威海卫后,便被送进华工待发所,进行报名登记和体格初检。英方规定了21条病例,只要有一条不合格,华工便会被辞退。体检合格正式定招后,华工便被要求与英方订立合同,每人用中外文编定一个号码,用机器打印到铜片上,然后卷成一个镯子套在劳工的右手上,合同期满回国后,才用机器把铜镯卸开取下。华工工资分两地支付,一半在欧洲交付本人,另一半在国内按月交付家属。在威海卫期间,华工每15人编成一班,选出一人任工头,英方还组织华工到海滩等地进行体能操练或队列、行军训练。经过短期集训之后,华工便登上英法商船,驶向欧洲战场。

  据资料介绍,一战期间,英法两国在中国直隶、山东、江苏等8个省招募华工14万多人,而自威海卫转运的华工即达54000多人,成为一战期间最大的华工输出地。华工抵达后即被编为华工军团(也称华工队),经过短期军训后配属到英法联军作战部队从事战地作业和后方战勤服务。

  受尽屈辱伤亡惨重

  从离开祖国那一刻,死亡的威胁便与每一个华工如影随形。1917年2月24日,运送华工的法国“Athos”号邮轮在地中海被德国潜艇击沉,543名华工丧生。出发前,华工们与英国当局签的合同讲明不参与战斗,而事实上华工们所从事的工作则是战斗的最前线。据有关资料介绍,到达欧洲的 14万多华工, 9.6万人被分配给英军, 3.7万人由法军支配,1万人被“借给”美国赴欧远征军。抵达欧洲后,华工们立即在前线或后方承担起挖掘战壕,装卸弹药给养,修筑铁路、公路、桥梁,制造枪弹,救护伤员,掩埋尸体甚至扫雷等最艰苦、最繁重的工作。在欧洲肆虐的严寒和灼人的烈日下,无休止的劳作、恶劣的战时生活供应以及疫病和工伤,时刻威胁和剥夺着这些中国劳工的生命,“不在前线做工”的约定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华工们挖战壕的地方已在敌人步枪射程之内,有些地方与敌方战壕相距不过50码。遇到雪天,满脸落满了雪花,天晴雪化之后,战壕里泥浆没过小腿,轮班睡觉时也只能站着睡。而英军士兵只会在挖好的战壕内守护阵地,至于军官和机枪手,更在后面盖好顶棚的战壕内守着,随时可坐可卧,甚至还能打打扑克。由于对现代战争一无所知,当德军飞机铺天盖地而来时,许多华工跑出战壕观看,结果敌机既投弹轰炸又俯冲扫射,致使许多华工当场被炸得血肉横飞。很多华工认为能在空中狂啸飞舞把人炸碎的怪物,就是神话里的妖怪,一些华工甚至被吓疯。

  非人的虐待,艰苦的条件,危险的环境和残酷的战争,使许多怀着出国挣钱发财梦的华工惨死在异国他乡。据中国公使馆统计,当时在英军服务的华工中,有名有姓的死亡者就达9900人。实际上,根据战后的清点和统计,在法军和英军中的华工死亡者和下落不明者接近两万人。目前,在法国和比利时葬有华工的公墓共有69处,只安葬了1874名华工。

  华工功绩被西方列强抹杀

  1918年11月11日,持续了4年的战争终于结束,战胜的协约国沉浸在一片欢欣喜庆的气氛之中。同年11月16日,英国殖民大臣专电英属威海卫租借地行政长官骆克哈特:“值此停战大喜之日,我向威海卫人民祝贺战争胜利,并感谢你们的帮助,从威海卫招募的华工军团对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非常感谢华人社团对政府的衷心支持。”而中国国内同样是一片欢腾,政界要员、社会名流以及市民学生,人人欢呼雀跃、踌躇满志。许多人认为,大量华工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由此可以名正言顺地获得战胜国的地位,以此为契机,打破套在中国人头上的重重枷锁,一改中国卑微的国际地位的日子不远了。然而,时局的发展很快就将国人的种种梦想击得粉碎。

  在 1919年1月18日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日本借美、法、俄等国的支持,以强盗逻辑强占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省的一切利益,战胜之日竟成国耻之日。当时,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列强代表面前厉声反驳所谓“中国没有派一兵一卒参战”的谬论:“14万多华工在欧洲战场浴血奋战,有谁敢否认他们的贡献和作用?”然而,在那个“中国不过是一个地理上的名词”的年代里,中国人的声音实在是太微弱了。

  中国代表团的努力最终没有唤起英、法、美等大国的同情,消息传回国内,中国人对西方彻底失望,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骤然爆发。中国最终拒签和约,第一次对西方坚决地说“不”。两年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命运最终被改写。

  那些为战胜国作出贡献的中国华工并没有享受到战胜国国民待遇,他们的命运很长时间没人过问,反而被视为危害地方治安的替罪羊,于1919年秋被陆续遣返。资料统计,实际上回到祖国的华工只有11万人,另有 3000多华工选择在法国定居,并成为中法关系史上第一批移居法国的华人。

  ·相关链接·

  一战华工重回视野

  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一战华工不但被英国人、法国人渐渐遗忘,对中国人而言也是一段陌生的往事。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外史学界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段已日渐模糊的历史。

  在法国,旅法华侨华人为争取一战参战华工权益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1988年11月28日,在法国华裔融入法国促进会的倡议和敦促下,法国政府终于公布了有关华工的档案,并在巴黎市中心里昂车站附近的毛里斯德尼街口广场的建筑物上镶建了华工纪念牌,在上面用中法文刻着:“公元1916~1918年,14万多华工曾在法国参与盟军抗战工作,有近万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战后,其中3000多人定居法国,并在巴黎里昂车站形成了第一个华人社团。”1998年 11月2日,法国政府又在巴黎13区华人社区的博德里古公园内竖起了一块2吨重的花岗岩石碑,碑上镶刻着镏金字:“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

  2002年清明节,法国诺莱特一战华工墓园举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公祭活动。法国荣誉军人和退伍军人30个协会代表、旅法华侨华人50多个社团代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和其它常驻机构的代表、法国各界人士近800人参加了公祭仪式。时任中国驻法国大使的吴建民参加并讲话,法国总统希拉克派代表参加并为公祭活动致信,信中写道:“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与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华工们的地位和尊严终于得到恢复和承认。自此,清明公祭一战华工成为法国华人社团每年必办的大型活动之一。由于14万多华工中有10万人是山东人,旅法山东籍的两个社团——旅法山东同乡会和法国齐鲁文化协会,每年均派代表参加这一仪式。

  超过1/3的华工从威海卫出海奔赴欧洲战场,让威海与这段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威海,档案馆以及历史研究人员也正在为重现这段历史而努力。为深入挖掘这一历史,进一步廓清中国与一战的历史渊源,威海市举办的“一战华工国际学术会议”,是迄今为止关于“一战华工”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学术研讨会议。此外,威海市档案局有关人员还专程赴欧洲搜集一战华工史料和图片,大量翔实、丰富的史料将通过图片展的方式与中国人民见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德国统一。威廉一世也由普鲁士国王升格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标志着德意志帝国成立的仪式,1871年1月18日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举 行。当时,普法战争仍在进行——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虽在1870年9月2日在色当被 普军俘获,但战争并未停止:9月19日普军包围巴黎;12月,巴黎已在普军大炮的射程范围内。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

  在 这之前的10月初,普军的大本营已迁至凡尔赛。在举行仪式的前一天,镜厅还是普军伤兵的病房和诊疗所。举行仪式的1月18日,对于普鲁士来说曾经是一个吉 祥的日子:170年前的1月18日(1701),威廉一世的先辈弗里德里希一世在东普鲁士的柯尼希堡由选帝侯加冕为普鲁士的国王。现在他的一个后代在这一 天又将成为皇帝。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

  由选帝侯而国王而 皇帝,普鲁士在170年里,完成了这个元首名称的“三级跳”。然而,这后一个1月18日,对德国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当时,日理万机的俾斯麦也坐镇凡尔 赛。他住在一个名叫热赛的富有的织布厂女厂主的豪宅内。他面对的是三条战线:一是对法国的战事和谈判,二是阻止其他国家(俄、英、奥等国)可能的干预,三 是围绕德国统一所进行的谈判。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

  就 最后一项而言,自1867年由普鲁士控制的北德意志联盟成立之后,尚有南德的四个邦国游离在外。但普法战争爆发后,这四个邦国均站在普鲁士一边,出兵参 战;在色当又打了大胜仗。俾斯麦利用这一大好时机,趁热打铁,想一举解决德国的统一问题。俾斯麦与这四个邦国的谈判是逐个单独进行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

  于 是,这些邦国的诸侯、高官就穿梭般地往来于各自的首都诸如斯图加特、慕尼黑与凡尔赛之间。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在大势所趋、俾斯麦的威逼利诱(有时他也作 适度让步)的情况下,四邦国终于同意在北德意志联邦宪法的基础上签订了条约。最后签约的是巴伐利亚和符腾堡,时间已到了1870年11月23日和25日。

古今中外美女标准之大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四)

  胸围:古代中国人对女性的胸围要求不高,对拥有一双丰满隆起的乳房的女性也颇不以为然。其实,古代男子欣赏的女性乳房是恰堪一握的丁香乳。

腰围:公元前6世纪的楚灵王偏爱细腰女子;与楚襄王同时的楚人宋玉,在其《登徒子好色赋》中,对那位漂亮的“东家之子”也有“腰如束素”的描写有所偏爱。不过,纤细腰身,似乎只是荆楚一带的风尚。而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要腰身和整个身材配合得宜,宽与窄都无所谓,粗腰美其名曰“小蛮腰”;细腰美其曰“杨柳腰”。不过,腰无论粗细,一定要轻盈灵活,走动时才能摇曳生姿,具有“曲线玲珑”之美。

臀围:它的丰满与否,成为古代中国美女的重要件之一。其原因,中国人认为臀部浑圆的女人会多生孩子。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代农业社会里,肥臀自有其重要性。

除身材和三围外,容貌也成为美女的重要条件

古代中国美女的容貌,究竟是以什么作标准呢?

中国汉代以前,人们对女性只注重面部形象,到了魏晋,才开始着重于装饰。魏文帝喜欢打扮华丽并将头发挽成蝉翼形的妃子。唐朝是开放社会,容许袒胸露臂,崇尚的女性体态美是额宽、脸圆、体胖。

唐朝以后没有定论。宋朝以后,大致是以观音菩萨的本貌作为女性美的高标准,各个时代所雕塑绘画的观音菩萨,就是当时审美标准的具体说明。

在西方,希腊人的审美标准是:面容各部分的比例必须匀称。他们把人的整个脸部分为三个部分:从发际到眼睛,从眼睛到上嘴唇以及从上嘴唇到下巴,一张美丽的面容其长和宽之比例是3:2。希脂人认为“有特征的脸”也是美的标准,如笔直的(或在鼻梁根至前额间稍微下陷一些)鼻梁、低矮的前额和额骨上像一道弓状物的修长的眉毛。希腊人所喜欢的嘴唇,近似当今人们所推崇的那种模式:颜色泛春天然的红色,下唇稍比上唇丰满。

西欧人重视女性臀部,以“丰臀”为美。这起源于对繁衍生育的要求。这种审美观,与中国人不谋而合。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和拉斐尔等笔下的女人带有某种严肃的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发出的神秘微笑,使得多少人为之倾倒,她除了最美的手外,还有母性般的温柔。

17世纪,佛兰德画家鲁本斯所画的妇女,在当今是不会被当作“美”的典型的,她们苍白的脸上略带粉红色,面颊和下巴都很丰满,显得光彩夺且。他们的身体也很丰满:大腿浑圆结实,胸部高高隆起。因为当时的美女标准是面颊柔滑,呈粉红色,另外还要像小孩子的面颊一样有所凹凸,若长着双下巴---那是再理想不过了。红头发算是最时髦的,另外还要求大眼睛、小耳朵以及牙齿外露。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一段时间,圆胖的脸和阿娜多姿的身段,成为倍受人们喜爱的人体特征。纽约的影星莉莲·拉塞尔就是这样美的典范。与此同时,英国女演员莉莉·兰特里的长相也令公众为之倾倒,她肌肉丰满,高高的个子,但她的鼻子和她嘴唇都特别大,这在美国人看来,就并不十分漂亮。

本世纪20年代,美国影星玛莉莲·梦露那副迷人的、并带有孩子般调皮的神情,在人们心中经久不衰,以至当今各种年龄的女性都以她为美容的样板。如今,人们认同“健康即美”的观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本文来源:http://www.jxtldy.com/riji/165102.html

    热门推荐